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旧版 > 学科与科研 > 学科建设 > 正文

水利学院“十三五”学科建设规划

【来源:     日期:2020/06/19    浏览量: 】【打印本页】 【关闭

    一、学院学科基本概况

(一)学院学科的基本情况与发展沿革

1、发展沿革

水利学院现有农业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和土木工程四个本科专业,有农业水土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三个硕士点和农业水土工程一个博士点,其中农业水土工程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

农业水土工程学科是沈阳农业大学建校初期设置的五大学科之一, 1986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成为博士点学科,2005年开始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2007年成为学校重点学科,2008年被评为辽宁省重点学科。该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节水灌溉及区域水资源高效利用、北方设施农业与环境工程2个方向。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作为多学科综合和交叉性学科,于2001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重点建设学科,于2002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该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壤侵蚀规律、流域治理、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评价3个方向。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于199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于2002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水利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经国家批准招生,2011年开始以水利工程一级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该学科设有三个二级学科: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及水利水电工程。其中,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科包括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环境与水生态、水资源管理与水库调度3个方向;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学科包括水力学与河流治理、水域生态修复、水信息学3个方向;水利水电工程学科包括寒区水工建筑物、水资源开发及利用、水利信息化与数字水利、水灾害与防治4个方向。

2、基本情况

农业水土工程学科是研究水、土运行规律与持续高效利用的理论与技术,合理利用农业水土资源,创造良好的农业水土环境,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服务的科学。重点研究内容是农业节水理论、田间节水灌溉新技术与节水灌溉设备研制、水资源持续利用理论与工程技术、灌区用水管理、农业水土环境监测、修复与保育、农业高效用水的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应用基础理论和新技术等。其中,节水灌溉及区域水资源高效利用研究针对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紧缺的需要和水稻灌溉特点,在水稻节水高产灌排技术、水稻需水规律、盐碱地改良、磁化水种稻技术、回归水利用技术、旱田节水灌溉技术、旱作物需水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北方设施农业与环境工程以高效节能日光温室研究为主体方向,以辽沈I型日光温室研制为代表;“日光温室节能关键技术研究”、“辽沈系列日光温室”等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全国33个具有该学科的高校中,近年我学科的排名在5-8之间。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其主要任务是解决我国对水土资源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所提出的关键理论与技术问题,在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安全和水土资源开发与保护等方面有着宽广的研究和应用领域。国外新西兰林肯大学、荷兰瓦格林根大学等高校也涉及水土保持专业,其中瓦格林根大学水土保持专业隶属于环境学院,全球排名第一。目前国内开展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研究生教育的院校共有32个,其中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个,开设有博士点学科9个。开设有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本科院校共有17个。同时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也设置有该专业。我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目前设有本科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二级学科,和自主设置的博士点学科。在国内本科专业2014年综合排位第十。

水利工程学在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式、水资源承载能力、节水型社会建设、水稻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作物需水量与节水型灌溉制度、调亏灌溉与非充分灌溉、水分信息采集与作物精量控制用水技术、小型水利工程消能、河道行洪分析等方面取得了多项有价值的成果,在农业节水、中小型水工消能、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式、河道水沙等方面的研究具有区位优势,特色鲜明,研究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二)现有工作基础和水平

水利学院现有教职工72人,专任教师56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17人,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5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辽宁省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省千百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4人,千人层次5人,师资队伍稳定,年龄层次、职称结构合理、学缘结构和知识结构好,具有较雄厚的实力和良好的发展潜力。近几年,学院有多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外高校进修访问,并通过派出中青年教师到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水科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及国家重点实验室进修学习,培养了一批学术骨干,他们掌握了本学科国际和国内的前沿学术思想,为学院研究生培养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学术基础。

近年来水利学院,学院申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教育部、水利部、松辽委、辽宁省等级别的重大研究项目百余项,科研项目和经费逐年递增,科技创造力、学科影响力、团队创新力得到有力提升。其中,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5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3项)。获得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2项,其中辽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辽宁省国土资源厅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辽宁林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沈阳市农村科技推广二等奖1项;辽宁省科技厅科技二等奖1项;辽宁省水利厅水利科技二等奖2项;沈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1项。农业水土工程学科SCI收录论文7篇,其中影响因子3.0以上1篇,EI收录32篇。水土保持学科取得国家专利2项,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80余篇,SCI检索论文3篇,EI检索论文6篇。水利工程学科出版学术著作、教材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承担科研项目20余项,总经费300多万元。获发明专利3项。近年来主持教学研究课题5项。

2001年建成了建筑面积为4200平方米的水利馆,设置了灌溉排水、水力学、工程测量、土工、建材等10余个实验室。目前实验室实际建筑面积已超过5000平方米,实验室现有在册仪器设备1437台(套),基础设施条件居全国同类实验室前列。农业水土学科拥有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1个,3个省级科研平台,校外试验基地2个;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拥有校外试验基地7个;水利工程学科拥有省部共建节水与减灾重点实验室1个,新建校内科研机构1个,新建校外科研基地5处。

(三)学院拟建设重点学科领域的发展状况

农业水土工程学科是辽宁省该领域唯一的学科,学科实力在东北地区处于领先地位,在国内同类学科中处于上游水平。在北方设施农业与环境工程以高效节能日光温室研究为主体方向,以辽沈I型日光温室研制为代表;“日光温室节能关键技术研究”、“辽沈系列日光温室”等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其成果在辽宁以及东北地区得到大范围推广,获得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节水灌溉及区域水资源高效利用研究针对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紧缺的需要和水稻灌溉特点,提出的“水稻节水高产土壤水分能量调控指标”是水稻灌溉理论的一个重要突破。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主要从事土壤侵蚀规律、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评价等方面研究,具备较先进试验场所、现代研究仪器设备和设施。在土壤侵蚀机理、水土保持工程、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评价、流域综合治理等方面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具有明显的研究优势,一些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

水利工程学科以水资源开发利用为主,涵盖河流整治、水力学、水工建筑物和水工材料等多个水利相关领域。目前,本学科部分研究方向在全国农业院校中处于中上游位置。水利工程学科在2012年全国高校学科评估建设排名中并列排在第24位,评估位次在全国高校的89%。

(四)学院拟建设重点学科领域与国内同类学科优劣势分析

1.农业水土工程学科

(1)优势

农业水土工程学科是研究水、土运移规律与持续高效利用的理论与技术,是合理利用农业水土资源,创造良好的农业水土环境,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服务的科学。农业水土工程学科是工学门类农业工程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根据2007年最新统计,我校农业工程学科是全国10所具有农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点之一,成立较早,具有地域优势,服务东北大粮仓,基础良好,国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学科综合实力较强,在国内排名处于前列。

(2)劣势

由于受到经费控制,农业水土工程学科使用3S技术和大量自动化定位观测设备的应用范围较小,且多采用单点测定模式,工作效率不高。在研究目标和科研理念层面,由于受到研究经费和考核体制的约束,加上科研团队中研究人员专业结构搭配不够合理,该学科更注重某个方向理论或技术的先进性,而对支撑该成果应用的其他配套的理论、技术研究相对较少,成果的系统和实用性相对较弱。在美国、西班牙、荷兰等国家,从事农业水土高效利用与管理和灌排理论研究的主体,以农业工程、作物与土壤或农业环境、农业生物工程等院系和研究机构为主;作物节水灌溉机理的研究,以农业生物、环境和园艺、作物方面的专家研究为主。而我们的主体多具有水利工程背景,作物栽培学、环境、园艺等知识相对不足,学科没有进行充分的交叉,其研究成果与农业生产结合难度较大。

2.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

(1)优势

从学科现状分析,学科优势在于基础宽泛,涉及专业广泛,教师学历高,适应水土保持学科多学科交叉的特点,理论和实践研究具有较好的发展趋势。我校本学科也具有突出的专业特点,最主要的特点在于学科虽属农科,但设置在水利学院,具有相对扎实的工科基础,对解决水土保持工程、土壤侵蚀力学机理等水土保持前沿尖端问题优势突出。从科研平台搭建分析,水利部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技术南部示范区的建设为本专业年轻教师的培养创建了有利的平台,是本学科建设和科普宣传的重要基地;国家林业局湿地生态站的建立,为本学科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评价方向的研究提供了国家级科研平台,利于学科特色研究方面的发展和学科广度和深度的提高。

(2)劣势

缺少国家正式审批的博士点;本科生招生规模过小,致使本校研究生生源不足;缺少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学科交叉融合不够,缺少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缺少国家级人才,没有形成强大的科研团队;科研项目分散,制约了整体的科技产出;缺少标志性科研成果。

3.水利水电工程学科

(1)优势

水利工程是国家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支柱性学科,是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我校水利工程学科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积累了一定的基础,在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式、水资源承载能力、节水型社会建设、小型水利工程消能、河道行洪分析等方面取得了多项有价值的成果,在农业节水、中小型水工消能、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式、河道水沙等方面的研究具有区域优势,特色鲜明,研究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2)劣势

由于一级学科申请下来时间不长,学术方向处于起步阶段,学科特色和优势还不明显,各个二级学科发展不均衡,还没有形成相互促进和支撑的态势,限制了学科整体发展。缺少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学术梯队也不尽合理,中青年后备力量急需加大力度培养与引进。学科基础性研究偏少,侧重应用研究,缺少国家级重大(点)科研项目(课题),还未获得过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被三大检索收录的论文数量少,质量低。学科的硬件实验设施较陈旧,部分大型仪器设备面临报废,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大型仪器设备购置、实验室维修及改造、人才引进、团队建设等方面所需资金不足。实验场地不足,相关实验无法开展。

二、本学院学科建设定位与需求分析

(一)农业水土工程学科

农业水土工程学科以整体农业及水利为主要服务对象,是介于水利工程、农业生物、资源与环境学科之间的边缘学科,是研究水土(主要是水、盐、泥沙、污染物等)运动规律与调控管理技术的应用学科,本学科为促进农业持续发展服务,是关系到我国合理利用农业水土资源、创造良好的农业水土环境的重要学科。

农业水土工程学科的科学研究趋势是建立系统的农业与生态节水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论体系,促进水科学与生态科学的创新和发展以及节水农业发展与节水型生态植被建设过程中的水资源持续高效利用和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农业水土工程学科以结构、能力和水平建设为重点,以提高人才队伍建设为宗旨,打造一支科研能力强、水平高、梯队结构合理的学科队伍,不断提高本学科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巩固本学科在东北地区的核心地位,提升农业水土工程学科的创新能力,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农业水土工程学科人才,争取在全国范围内建成有影响、有特色、有实力的学科。

(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培养具备生物学、生态学、森林及草场培育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国土资源、水利、农业、林业、环境保护、土地管理等部门从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规划、设计、施工、监测、管理、监督及森林生态环境建设、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趋势紧紧围绕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特点展开;人才培养趋势以培养宽基础、精专业的人才;社会经济发展更需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综合型人才;本学科建设对学校科学发展意义与贡献:对边缘学科的发展壮大具有积极意义,且边缘学科更易有突破与创新,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三)水利水电工程学科

水利水电工程学科以水及其相关的天然或人工介质为对象,研究相应的科学和技术问题,包括水科学和水利工程两大领域,并涉及岩土工程、资源与环境工程、农业与生态工程以及其他领域。本学科主要培养水资源开发利用、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防洪减灾、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趋势围绕辽宁地区水资源建设特点展开,以增强学科竞争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重点,以适应东北地区水利发展需要为导向,以建设国内一流学科为目标,到2017年把水利工程学科建设成校级重点学科,评估目标位次进入全国高校前75%。到2020年把水利工程学科建设成省级重点学科,评估目标位次进入全国高校前70%。

三、建设思路与目标

(一)总体思路

巩固已有农业水土工程省级重点学科,发挥优势,以提高人才队伍建设为宗旨,不断提高本学科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巩固了本学科在东北地区的核心地位;发展现有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打造黑土区土壤侵蚀、流域水生态建设等特色研究方向,继续推进学科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在辽宁省及同类地区推广应用,通过优化教师队伍的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培养和造就一批中青年学术骨干和教学骨干,继续推进本学科的办学层次,积累更多研究成果,提升学科水平;积极发展水利工程学科,以适应东北地区水利发展需要为导向,以建设国内一流学科为目标,按“凝练重点方向、发挥专业特色、着力学科建设”的工作思路,在优化组合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整体优势,在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中寻找新的学科生长点。

(二)建设目标

近期2015-2017年:

在学科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注重吸引人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人数占85%以上。

在科学研究方面:1)发表的论文被SCI、EI、ISTP等收录篇数达到50余篇;2)力争本学科主持的科研项目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二奖,加快速科技成果转化步伐,扩大科技成果推广的辐射范围;3)在争取承担高层次的科研项目,承担科研项目达到50项,科研经费数累计过1000万元。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加强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派送研究生到科研基地进行实验研究,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学科请相关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作为兼职教授来校做专题讲座,同时进行研究生的联合培养,促进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远期2018-2020年:

努力将本学科建成代表东北的优势和特色并紧密服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争取建立国家正式审批博士点,形成本-硕-博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农业水土工程学科建设成代表东北特色的中国北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一流特色学科;水利工程学科建设东北寒区河湖治理关键技术研发中心、东北寒区土——植——水工程基础理论研究室及东北空间信息与数字水利研究室三个研究平台;争取设立学科发展基础平台;培养国家级科技人才,形成强大的科研团队;集中科研力量争取国家级重点课题,产出标志性科研成果。

(三)学科布局

以农业水土工程学科为龙头,以水利水电工程学科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为支撑。

四、建设内容

(一)建设的主要学科及学科方向

结合学院学科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建设目标,学院重点建设省级重点学科—农业水土工程学科,同时兼顾水利工程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的发展。为发挥优势,办出特色。

(二)学术队伍与团队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和引进学科带头人、拔尖人才、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加大引进教师力度,充实师资队伍,创造条件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提高,力争到2020年在教师总数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达到85%以上,评选省级教学名师3名和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建立一支符合时代要求,并在本学科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和较高技术创新或技术开发能力的骨干教师队伍。

整合教师资源和研究方向,使教师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专业领域结构进一步优化,逐步建立一支素质优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特色鲜明,富有活力,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

(三)科学研究

要统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紧跟国家的发展需要,抓住发展机遇,在学术研究上实现“三个转变”。逐步完成从教学为主型向教学科研并重型转变;在研究方法上实现从传统的定性分析为主向现代型的定性分析方法与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的转变;在研究队伍上从“单打独斗”向“团队作战”转变。在“十三五”期间,使科学研究在质上和量上均有所提高。

(1)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省博士启动基金等资助项目15项以上;

(2)省部级以上科技奖14项以上,出版专著、编制教材等20部;

(3)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及重要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300篇以上,三大检索论文50篇左右;

(4)参加高水平国际国内学术会议70人次以上;

(5)科研经费到款额平均每年400万元以上,导师人均在研经费20万元。

(四)人才培养

在未来的五年内,扩大学院各学科研究生培养数量和加强人才培养质量,立足东北和辐射北方地区培养不同层次的高级科技人才,在现有学科建设规模基础上适当扩大博士、硕士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培养规模。每年培养硕士生60人,博士生5-10人,博士后2-3人。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加强教学改革、管理和建设工作,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研究生教学和论文研究各阶段培养。切实重视培养过程的严谨性和科学化,对导师指导和研究生各阶段工作进行严格量化考核,及时修订教学计划与大纲,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争取在“十三五”期间内学科研究生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的人数占学科研究生数量的80%,发表一级学报期刊论文的人数达50%以上。获得校优秀硕士论文15篇以上,省级优秀论文3篇,并力争国家级优秀论文零的突破。

(五)教学研究

在“十三五”期间,力争每年实现省级以上教研立项3项,每年获得省级以上教研成果奖2项,同时系统改革现有教材体系,建立并完善面向21世纪的课程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改革教学内容,积极改善教学手段,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建立科学、规范、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加强学科建设,通过培养提高和吸收引进,优化教师队伍的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培养和造就一批中青年学术骨干和教学骨干,建立一支素质良好、业务精通、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办学质量。

(六)实验室或研究中心、基地等平台建设

通过学科建设经费以及自筹资金,进一步改善科研与办公条件,为科研活动提供便利。力争实现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

建立试验场、实验室、研究所三个学科发展平台。为教师、研究生提供实践研究基础和科研场所;整合科研力量,集中力量争取课题,不断创新研究成果的必要条件,使之成为学科发展的有力支撑。与中水集团辽宁工程局、辽宁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辽宁省水利水电研究院等建立产、学、研长期合作关系。

(七)学术交流

积极主办和承办国内、国际学术研讨会,扩大学术影响。通过承办大型会议,展示学科实力,扩大学术影响。积极推动教师和研究生参加国内、国际学术研讨会。每年选派多名教师和研究生参加高级论坛和国内、国际学术会议。在“十三五”期间,举办国际会议4次,国内会议6次,区域会议3次。

与国内著名大学、科研单位、政府部门和生产单位进行广泛交流与合作,推动相关领域的快速发展。学科每年邀请1-2位国内著名大学和科研单位的知名专家以及政府部门领导和生产一线管理人员来校做学术报告,聘请校外著名专家学者作为学科兼职教授,指导博士研究生。通过广泛的学术交流,活跃学科的学术气氛,扩大师生的视野,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提升研究实力,提高科研成果水平。

拓宽与发展密切型的国际交流合作科研项目,通过国际合作研究,扩大学院各学科在国外的学术影响,更使广大研究人员的科研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

五、预期建设成果

(一)科学研究

在“十三五”期间,使科学研究在质上和量上均有所提高。申请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5项以上,科研经费年递增率在20%左右;获得国家专利6项以上,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4项以上,科研经费到款额平均每年400万元以上,导师人均在研经费20万元;每年在国家核心刊物发表论文300篇以上, 三大检索论文的数量每年平均递增10%;出版专著和教材20部,开展1-2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

(二)人才培养

在“十三五”期间,使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明显提高。立足辽宁、面向东北和辐射北方地区,培养不同层次的高级科技人才。在现有规模基础上稳定本科生招生规模,适当扩大博士、硕士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培养规模。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每年增加5%左右。争取在十三五期间获得校优秀硕士论文15篇以上,省级优秀论文3篇,并力争国家级优秀论文零的突破。

(三)学术团队

在“十三五”期间,使学术团队实力明显增强,学术队伍规模适当扩大,职称、年龄、学历、知识领域结构明显改善。大力发展区域优势和特色项目,造就一批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结构合理、团结高效的学术团队。力争到2015年在教师总数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达到85%以上,评选省级教学名师3名和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

(四)实验室

在五年内,使实验室硬件条件明显改善。实验室面积增加12%左右,拥有万元以上仪器设备数量增加13%左右,仪器设备值增加80%左右,投资仪器设备费达到1000万元以上,用于购置本学科图书经费达到50万元以上。

(五)学科层次

在“十三五”期间,使学科层次进一步提高。进一步加强学院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方向的建设,争取产生3-5名在本学科学术造诣高、有一定国际影响或国内公认的学术带头人;形成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学术队伍;争取出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不断提高学院学科建设水平和综合实力,力争有1个学科进入国家重点学科,1个实验室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经过五年的努力,学院的学科建设整体达到东北地区领先水平,个别方向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六、主要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政策与机制保障

1.加强学院统一领导

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院级学科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院学科建设规划和布局,制定学科建设的有关政策和所采取的措施,协调解决院内外学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对学科建设计划进行年度检查和定期组织评估,督促学术梯队完成岗位工作任务,保证学科建设规划的实施,建立有效的激励政策和运行机制。

2.严格评价制度,建立激励机制

进一步明确责、权、利,调动全院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扬团队精神,为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教师应自觉维护学校和学科的利益,在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创造性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并在完成工作职责的前提下,维护自身权益。学院将在定期考核学科建设任务完成情况的前提下,对在学科建设中成绩突出的学科骨干,在津贴、奖励和职称晋升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科建设的关键是一流的师资,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力争通过自己引进和培养的方式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科研整体水平。学院将根据各学科总体发展目标和研究方向的设置以及承担重大科研课题的实际需要,制定人才培养、进修、引进计划。加大培养、提高和稳定现有人才,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进一步充实教师队伍,增强学科实力。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积极开拓与国内外大学、科研机构的联系和交往,实现优秀教师派出培训、进修、学习和交流的经常化和制度化;在工作条件、院内分配、配套设施、人员和资金等方面给予更多地支持,立足自身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建立一支稳定、高效、富有开拓精神的学科建设梯队。

4.积极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

抓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教育厅、省科技厅、市科技局等项目的申报工作,积极宣传、动员、组织和论证、设计,提高命中率。寻找各种申报渠道,增加申报项目的机会。加强科研的交叉与渗透,促使各学科内部相互渗透,形成综合优势和研究特色。

5.抓好重点项目培育

积极鼓励教师申报与重点建设学科相关的课题。为了发挥科研项目的应用作用,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有可能形成国家或省级课题的工作重点进行鼓励,力争在“十三五”期间能更多地获得省部级以上项目。

6.以科研带动学科发展

通过科研推动学科交叉与发展壮大是世界名校的通行做法,课题-学科-课题的良性循环有利于产生成果和人才,有利于提升学科水平,也有利于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学院应积极组织重大课题的申报,积极争取校外资金的共建投入,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使学院学科建设不断上新台阶。

7.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

积极开辟多种途径,安排重点建设学科的骨干教师到国内外进修。力争多举办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提高重点建设学科的学术地位和知名度。鼓励学科间的联系,提倡教师开展跨学科合作。鼓励各学科本着互利互惠、平等相待、共同发展的原则,主动建立起与国内外相关学科交流、合作的通道,与国内实力雄厚的科研院所联合共建学位授权点,优势互补,强强联合;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参与相关学科建设,招收和培养研究生。建立学科建设信息网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加强对外学术交流及信息沟通。

8.加大投入,加强学科条件建设

多渠道筹集学科建设经费,实施经费配套。从学校筹集、系部投入和学科点自筹等多种渠道,积极筹措学科建设经费,加大对学科建设的投入,用于学科急需的实验条件的改善、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学科新的生长点的培育,不断改善学科的软、硬件环境,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

(二)经费保障

为了实现学院学科的规划目标,促进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学院将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重点方向建设,带动学科整体实力的提升。在资金来源方面,积极争取中央及地方的财政支持、辽宁省教育厅及学校的大力资助,同时争取社会力量和校友捐助。另外,动员和鼓励科研人员积极申报课题,拓宽科研经费的资助渠道,在科研立项方面,多争取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及省、部级关键技术项目等。

“十三五”期间,争取学校投入达1000万元,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大型仪器设备的购置和实验室的维修、改造。加大各类课题的申报力度,争取达到年均科研经费300万元。加强和地方各级部门和相关单位的合作,共同进行产品开发、技术推广和生产课题等,年创收达到200万元,主要用于人才的培养提高、图书资料的购买、科研奖励、科研项目的申报资助和实验室的辅助建设。

(三)资源优化配置

将各学科所属的实验室和实验场进行整合,加大学科基地建设力度,学科间共享交叉使用科研资源,通过打破学院学科平台界线、联通校内外平台资源等方式加强学科平台建设,提高平台使用效率。

七、希望学校给予的支持

(一)政策支持

学校经费使用应向学科建设倾斜,增加学科建设的经费投入比例;学院创收经费在学科建设的使用上,学校应给予政策鼓励,取消过多的限制;学校应对学科内部给予一定的人才匹配的权利,对在学科建设中成绩突出的学科骨干,在津贴、奖励和职称晋升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

(二)经费扶持

我校工科存在基础差,仪器设备老化、不配套的问题,缺少高精仪器设备,而学科建设经费太少,无法解决实质性问题,在仪器设备配套、更新方面,需要学校给予一定的经费扶持。新科研场地的建设也需要学校在科研设施的建设方面给予资金支持。

(三)场地提供

建立学校实验室共享平台,提高学校大平台的利用效率,提升边缘及交叉性小学科的实验平台和科研水平。

水利学院

2015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