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督导信息
【2024】(第五期)总第5期
沈阳农业大学第十二届教学督导室主办
做好研究生督导工作的几点体会和做法
——在沈阳农业大学教学督导工作研讨会上发言
督导员 周宝利
在第十一届教学督导工作即将结束之际,学校举办督导工作研讨会,这对进一步提升我校教学督导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人已从事研究生督导工作多年,下面谈一下自己的感受、体会、做法及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主要感受
自参与研究生督导工作以来,本人曾经负责过农学、植保、土环、经管、动科动医、林学、水利、生物、理学、马院、外语等院部的研究生督导工作,在亲身的工作实践中,不断感受到学校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的一些变化和取得的成绩,主要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秩序更加规范:研究生专业课的上课地点大部分是在各学院学科楼的小教室、实验室、会议室,上课地点分散、学生人数较少,过去,随意调课、串课、停课的现象较多。近几年通过加强管理和加强督导,这些现象明显减少,教学秩序更加规范,上课的准时率、学时数符合度,明显提高。
2.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不管是培养单位、还是学科带头人、研究生导师,更加重视教学,教授们积极参与教学,承担各类课程、申请教改课题、扩大校外研究生培养基地数量和规模。课堂教学方面,不管是理论课、实践课、专题课、讨论课,教学质量都有较大幅度提升。
3.各培养环节严格把关:在开题、中期、预答辩、答辩等环节上,专家们都能严格把关,研究生论文外审合格率逐年提高,符合免外审的优秀研究生数量在逐年增加,毕业答辩时外请专家数量和质量明显提高(每年都有多名院士、杰青、国内知名专家参加答辩)。
4.人才培养成果显著:近些年我校的研究生论文抽检合格率一直在省内保持领先地位,各类优秀学位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都在提升,研究生参加全国大赛获奖率和获奖名次都在提升。这些变化都说明我校研究生培养工作取得长足的进步。
二、主要体会
研究生督导工作特点是:独立性比较强,基本是“各自为战、独自为战”,因此,个人的主观因素、主观能动性、主观创新意识,对工作质量、工作效果影响比较大。这里所说的主观因素包括:时间投入、自身素质、工作思路、处理问题能力等四个方面。
1.时间投入:时间投入包括常规工作时间和隐形工作时间。常规工作时间:即课堂听课、现场检查、现场考察、填写记录表、总结评价、口头反馈等;隐形工作时间:即思考工作策略、挖掘切入点、寻找创新点、收集相关资料、调研访谈、梳理各种信息、构建专项反馈素材、形成书面督导信息、提交有关部门等。时间投入多少:一是决定工作量完成情况;二是决定各类表格填写质量;三是决定专项信息反馈质量。只有投入的时间多、了解的信息多,才能做出准确的、科学的判断和评价。
2.自身素质:自身素质包括原有的知识积累和与新知识获取能力。原有的知识积累包括:过去的教学经验、教书育人能力、各类专业知识掌握的广度和深度、信息处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提炼梳理能力、总结归纳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新知识获取能力包括:现代教育的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新的技术,国内外有关学科专业领域科学研究发展的新的动向、新的趋势;我校各类学科专业发展的特色和优势等。自身素质决定工作效率,而与时俱进随时获取新知识,是提升工作质量的关键。
3.工作思路:工作思路是指在完成常规的督导工作中,寻找问题切入点、深入挖掘各类典型、构建专项信息素材、加工整理提炼、形成具有特色信息稿件过程中的工作思路,包括:发现、获取、收集、加工、整理、提炼、编辑、成稿等。工作思路决定方向的准确性、成功的可靠性、结果的价值性。工作思路有常规的、有开拓性的、有创新性的。特别是研究生督导,环节多、内容多、特点各异,如果打开思路,采取开拓性思维、会发现许多亮点(各类典型)、会关注到许多共性问题。所以。工作思路决定工作成效、决定工作质量。
4.处理问题能力:处理问题能力是指督导现场处理问题能力,比如,在参加开题考核、中期考核、预答辩、正式答辩等环节时,如现场发现提交材料不全、或组织草率、专家把关不严格(质询问题少或无、每人用时过短),现场遇到此类情况,应给予现场提示或警示,讲解学校文件规定,灵活处理有关情况。再有,听课督导时,遇到缺课、调课,如何处理,这就需要考验督导员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智慧,一般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把学校的规定和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做出合理的判断,并给学院主管院长一个指导意见。因此,现场处理问题能力也是做好督导工作的重要因素。
三、主要做法
1. 抓缺课典型,严肃教学纪律:研究生上课教室分散、选课人数少:易发生随意调课、纪律涣散,缺斤少两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每个学期初,结合听课重点抓缺课典型(即调课未备案、未通知督导、现场扑空),发现后,现场通知到主管院长,查明原因,对缺课教师做出问责处理,并对本学期承担课程老师发出警示通知,防治再次出现此类缺课现象。这种警示作用效果比较好,以后凡是有事需要调课的基本是提前备案,履行审批手续。
2. 课程督导,采取全方位考察:首先按照课程表的课程分布,选择代表性重点课程、不同类型课程、不同职称教师课程;在听课前,先了解主讲教师的基本情况,即到所在单位网页中师资队伍一栏,查阅主讲教师的学历背景、教学经历、研究方向等基本信息;同时对重点考察课程还要查阅该课程的教学大纲;听课时,认真考察该教师在课堂上的各种教学要素(教学内容、语言表达、思维逻辑、课件制作、教学法配合、课堂效果等);下课后,与教师进行交流,一是肯定成绩、二是指出问题、三是了解该课程的整体建设情况,以期发现课程的亮点和特色;之后,认真填写听课记录表,对主讲教师按照每项考核标准,做出科学合理评价,并提出建议。
3. 开题、中期、预答辩、答辩,重点考察专家严格把关的程度:这几个环节对研究生论文质量的影响至关重要。一是考察学生自己介绍PPT时,是否表达准确、达到要求;二是考察专家点评的问题数量和质量,是否切中要害、抓住本质,是否给出指导意见;三是考察学生的回答问题的基本情况。如发现问题,现场给以提示,如现场出现轻率、随意、不严格现象,及时解读学校文件的有关规定,以增强专家的责任意识、质量意识、把关意识。
4. 严格检查科研记录本,采取现场点评做法:在中期考核时,现场严格检查学生科研记录本。一是检查科研记录本提交的人数;二是检查每本科研记录本记载的情况(记载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现场直接对检查结果做以点评,对记载好的给予点名表扬,对记载差的给予批评,并强调学校有关文件中,关于科研记录本重要性的有关表述:即中期考核时科研记录本检查不合作者,不能参加评优、考核不能通过。这种现场检查、现场点评的作用,效果比较显著。
5. 多角度考察,挖掘不同类型的典型:通过课堂听课、与老师交流、参加开题报告、参加组会、考察实验室、考察基地、论文外审结果分析、参加中期考核、参加预答辩、参加正式答辩、关注公众号、关注校园网,收集各类信息,尽量挖掘不同类型的典型,目前已报道(专项反馈信息)的典型类型有:单门课教学典型、多人课综合评价、课程思政评价、组会特色评价、科技小院、校企融合、科教融合、论文外审评价、参加大赛评价、开题考核评价、预答辩及答辩评价等。
6. 关注重点问题,撰写综合性稿件:针对督导实践中,遇到的共性问题、普遍性问题,撰写综合性稿件,即聚焦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意见。此类稿件可增强督导工作的影响力、提升督导工作质量。例如:谈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解决途径及建议(聚焦九个方面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谈研究生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谈教师在提高教学质量过程中如何发挥主导作用等稿件。
四、思考建议
通过几年的督导实践,针对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本人做了认真梳理和思考,通过分析原因,探讨对策,提出以下建议。
1.关于课程教学方面:应加强对研究生授课老师的全面考核,可以开展课程教学设计、PPT课件、教案资料等评比活动。
2.关于开题考核方面:可增加开题前团队方向预开题审查环节,正式开题时如果不通过,全面实行二次开题制度,单独备案、单独录入成绩。
3.关于课题监管方面:应加强组会制度考核,建立统一规范的组会记录本,定期组织检查,掌握指导教师对学生课题监管及学术指导情况。
4.关于中期考核与科研记录方面:应加强对课题研究进展的重点考核,及科研记录本的检查,开展优秀科研记录评比活动,及观摩展示。
5.关于预答辩方面:应强调指导教师一定要参加自己学生的预答辩,可以作为一种约束机制必须参加;对于预答辩成绩较差的论文建议一律参加学校盲审。
6.关于论文外审方面:对论文外审(盲审)不合格的论文,建议组织专家进行二次评议,如确实属于论文质量问题,可对指导教师采取即时约谈制度。
7.关于正式答辩方面:对于正式答辩提交的论文,如仍存在大量写作格式、写作规范方面等低级错误的论文,建议追究指导教师审查论文的责任。
上述建议供大家参考,以期进一步提升我校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
本期信息传至:王铁良副校长,教务处、研究生院领导,学院负责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领导、全体督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