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教育

教学信息反馈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教育教学 >> 本科生教育 >> 教学信息反馈 >> 正文

教学督导信息 【2024】(第一零四期)总第104期

2024-07-05 

教学督导信息

2024】(第一零四期)总第104

沈阳农业大学第十二届教学督导室主办

二零二四年七月三日

多措并举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介绍水利学院农业水土工程二级学科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措施和做法

督导员 郭修武

农业水土工程学科是我校农业工程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2008年被评为辽宁省重点学科,2018年进入辽宁省一流学科A类建设行列。目前,学科拥有作物绿色高效用水和日光温室建筑结构设计与环境控制两个科研团队。作物绿色高效用水团队设稻田绿色高效用水、旱作物绿色高效用水、设施作物绿色高效用水和区域水资源绿色高效利用等四个稳定研究方向;日光温室建筑结构设计与环境控制团队下设日光温室建筑设计理论及方法研究、日光温室结构优化设计及防灾减灾、日光温室环境(模拟)与控制、日光温室新材料与装备等四个研究方向。该学科现有硕士生导师14人,博士生导师11人(校内9人,校外2人)。现任学科带头人为水利学院迟道才教授。

本人作为水利学院的研究生教育督导员,本学期参加了该学科研究生开题、中期考核、学位论文预答辩、学位论文正式答辩等培养环节的督导检查,深感该学科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高度重视。该学科尤其重视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博士开题、学位论文预答辩均邀请校外知名专家参与指导,严把博士学位论文质量关。各个环节开始前都会将相关过程以字幕的形式展现在电子显示屏上,由学科带头人正式进行开场白,整个过程严肃规范、仪式感强。现根据参与研究生开题、中期考核、学位论文答辩等环节督导检查及与学院、学科相关领导和教师的交流所了解到的情况,归纳出农业水土工程二级学科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些措施和做法,期望对其他学科有所借鉴。

1.抓好“三个早落实”,学生尽早进入科研状态

凡是第一志愿考上该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学科均尽早落实指导教师,导师尽早给落实研究方向,并尽早落实1名青年教师或博士生负责传帮带,使其尽早进入科研状态。一般,推免生(包括直博生)本科第七学期确定推免到农业水土工程学科后就开始参加导师团队的一些活动,第八学期结合毕业设计(论文)基本就进入到了导师团队。非推免研究生一旦4月份确定被学科录取就开始参加导师团队的一些活动,6月底毕业后7月份就正式参加到导师团队中来,帮助师兄师姐做试验。推免生本科第七学期末导师基本就给确定了研究方向,需要田间试验的本科第八学期就结合其本科毕业论文进行研究生的第一轮田间试验。

2.实施团队集体培养,严格实行导师负责制

该学科研究生首先要进入导师团队,导师团队负责全面落实研究生的培养任务,包括思想教育、学风教育、培养计划制定、学位论文指导等。导师是第一责任人,负责指导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研究课题需要安排专人指导研究生制定试验方案,并由青年教师(或高年级博士生)指导研究生具体开展试验研究。室内试验仪器操作由团队教师安排有经验的教师(或有经验的高年级博士生)进行培训指导。对自学计算机编程语言(如学习R语言、SPSSMatlab等数据分析软件和OriginSigmaplot等绘图软件)有困难的,团队安排青年教师(或高年级博士生)实行一对一辅导。导师是第一责任人这是确定无疑的,但一个人的知识面必定有限,实行团队化培养不仅发挥了团队作用,也由于培养研究生的团队意识、整体意识。

3.充分利用科研平台,发挥学术“创新港”作用

农业水土工程学科拥有农业部东北设施园艺科学观测实验站、辽宁省农业水土工程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农业节水与减灾重点实验室、辽宁省设施农业环境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水利学院综合实验场、辽宁省石佛寺灌溉试验中心站、东港孤山子灌溉试验重点站、黑山灌溉试验站、辽西北风沙区阿尔乡灌溉试验站等科研平台,仪器设备较为齐全。以作物绿色高效用水团队研究生培养为例,他们的推免研究生本科第八学期就进驻到石佛寺试验站、东港孤山子试验站、阜新阿尔乡试验站、黑山灌溉试验站、学院综合灌溉试验场开展第一轮田间试验,非推免研究生7月份也进入到上述试验站,参加师兄师姐的田间试验。各试验站都为学生提供较为良好的科研和生活环境,为学生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这些试验站涵盖了水稻、旱作物、设施蔬菜等作物类型,为研究生开展学术前沿探索提供了创新港。

4.开展国际化联合培养,拓宽研究生学术视野

农业水土工程学科十分重视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一般要求博士生必须申报国家留学基金委的研究生国际联合基金。硕博连读生前4年必须完成室内外试验,第五至第六年到国外至少联合培养一年;直博生前三年必须完成所有试验工作,第四至第五年到国外联合培养1年;普博生第三至第四年到国外联合培养1年;优秀硕士生也鼓励申报国家留学基金。在校外大学(或研究院所)参加联合导师的试验工作,撰写发表小论文、撰写大论文。近年来,仅作物绿色高效用水团队先后有10多名博士生、1名硕士生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留学资助,到美国、澳大利亚、丹麦、韩国、荷兰等国家的知名高校进行交流学习。目前,澳大利亚西奥大学是该学科博士生联合培养稳定基地,每年都有博士生获批到该校联合培养。实行国际化培养,拓宽了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感受了不同的学术环境与氛围,接触到了不同语言文化,也向外传播了中国的先进文化。另外,该学科也邀请多位国际知名专家到校讲学交流,并开展国际合作,为没有出国的研究生提供了一个了解国际文化的小窗口,不仅推动了学科交叉融合,也有利于促进了学术创新和发展。

5.发挥组会培养作用,培养研究生严谨治学态度

学科依托“辽宁省农业工程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按照作物绿色高效用水和日光温室结构与环境控制两个大团队定期举行学生组会,每个大团队的每个学术方向小团队每周都举行小组会,根据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汇报自己的学习收获,报告自己的阶段研究成果,介绍自己发表论文的经验体会等。学科每学期还邀请本学科领域国内外专家学者,就农业水土工程领域相关研究、科学问题以及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报告、讲座与交流讨论,使研究生能够了解学科前沿,掌握学科发展动态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解决的难点、热点问题等,也使学生知道什么是学术报告、什么叫学术讲座,什么样的PPT给人以美感,从学术交流的角度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求实的创新精神。

6.严格培养环节考核,营造严肃庄重学术仪式感

该学科非常重视研究生的开题、中期考核、预答辩和答辩等考核培养环节。

一是会场布置规范、氛围庄重、仪式感强。如各个环节都会通过电子显示屏将相关环节文字展示屏幕上,如“农业水土工程2021级硕士研究生开题会”。

二是学科带头人高度重视,不仅有正式进行开场白,还对学生和专家提出相应要求。

三是考核过程严格、不走过场。如在硕士开题环节,要求学生必须按照培养方案确定的时间进行汇报,每个评委都要提出质疑问题;对于博士开题,近10年来一直坚持请校外专家参与把关。无论硕士还是博士开题,均有首次不通过的,进行二次开题在该学科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开题给出的优秀必须得到评委的一致认可。对于中期考核环节,要求每个研究生必须认真全面汇报(硕士生15分钟,博士生30分钟以上),考核专家都要询问或提出质疑,最后专家讨论,形成一直意见,不能随意给分。对于预答辩,该学科的分组做法是导师不在自己学生的预答辩组,严格分离,不在现场;博士生预答辩还必须聘请校外2名专家,与正式答辩要求一样,这个做法已经坚持了近10年,严把学位论文质量关,不达标的绝不通融,决不允许到学校外审“闯关”,影响学校声誉。对于答辩环节,是最后的把关环节,仪式感最重要,要求研究生穿正装答辩,评委也要着装得体,整个过程严格按照学位授予细则要求的程序进行。对于外审专家和答辩评委要求修改的,不认真修改带头人绝不签字,把好最后关口。

近年来,培养的研究生开题和中期考核90%以上为良好和优秀;指导学生获得省级优秀硕士毕业论文5篇;校级优秀博士和硕士毕业论文10篇;省级优秀毕业生10人;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大赛特等奖1人、一等奖3人、二等奖3人;近10年学生发表学术论文340余篇,其中在行业领域Top期刊GeodermaField Crops ResearchSoil & Tillage ResearchJournal of Hydrology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等发表SCI论文50余篇,EI论文20余篇。培养的博士毕业生先后到扬州大学、东北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等国内重点院校任教。总之,农业水土工程二级学科重视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采取了一些新颖务实的措施,全面保证和提升了研究生培养质量,值得其他学科学习借鉴。

本期信息传至:王铁良副校长,教务处、研究生院领导,学院负责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领导,全体督导员。


主办单位: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 版权所有: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 联系电话:(024)88491234  备案号:辽ICP备05001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