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督导信息
【2024】(第150期)总第150期
沈阳农业大学第十二届教学督导室主办
二零二四年十一月十二日
构建“三个融合”教学模式,引导科学研究培根铸魂
---介绍生物科学技术学院张少斌副教授《高级生物化学》研究生课程教学特点
督导员 吕淑霞
近日本人在第一教学楼西区304教室,听取了生物科学技术学院张少斌副教授为植物保护学院2024级学术硕士研究生讲授的《高级生物化学》课程。该门课程是植物保护学科的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及农药学3个学科方向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必修的专业学位课,选课人数87人。课程32个学时2个学分。课程主要包括蛋白质理论技术与应用、核酸理论技术与应用、酶化学与酶工程、糖代谢及其调控、脂代谢及其调控等内容。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主要生物大分子相关研究的前沿进展、基本理论与关键技术,为研究生从事毕业论文的科学研究提供相关试验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
张老师的课堂授课重点突出、思路清晰,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图文精美,课堂的讲解声情并茂,融会贯通,课程内容娴熟,信息量大,特别是能将生物化学理论与植保科研实践紧密结合,牢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以思考、联想和创新的启迪,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积极性与主动性。
课后与张老师和学生交流,《高级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形成了线上线下融合、课程科研融合、课程思政融合“三个融合”的教学模式,现将张老师的课程教学特点介绍如下以供大家借鉴。
一、线上线下融合,开阔学生视野提高教学效果
《高级生物化学》是植物保护及生物学相关学科研究生的核心课程,生物化学理论与核心技术是研究生开展科研工作的重要基础与前提。为了突破课程线下教学的时空限制,提高教学效果,张老师于2020年申请了学校研究生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改革项目(2020-yjs-15),在沈阳农业大学易尔思校园MOOCs平台上建设了《高级生物化学》研究生课程的网络教学系统,并采取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教学方法,目前累计上课人数863名。网上教学资源涵盖了课程简介、师资介绍、课程大纲、全部授课课件、课程作业、课程讨论、考试题库以及拓展资源等。慕课内容丰富,不仅满足了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需要,而且开阔了学生视野,并为加强课程过程考核创造了有利条件,课程作业和课程考试均在线开展,不仅方便了考核过程,而且便于教学档案的保存与管理。
二、教学科研融合,引导学生科学研究创新思维
《高级生物化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为了充分发挥课程对植物保护学科的研究生科研工作的针对性指导作用,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张老师不断挖掘生物化学知识在抗病虫和除草剂研发等方面的应用案例。比如,在讲授氨基酸化学时,讲授草甘膦的除草原理与抗草甘膦转基因农作物的研发;在讲授生物活性肽时,讲授抗菌肽的抗菌原理及其在农作物抗病方面的应用;在讲授蛋白质结构与功能时,讲授杀虫晶体蛋白杀虫原理与抗虫转基因农作物的研发等。同时,布置学生收集阅读应用《高级生物化学》课程知识发表的专业科技文献,尤其是研究生学位论文,从而将专业教育拓展到课堂外,不仅加深了对本课程理论与技术的理解,同时提高了研究生阅读分析文献和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为了进一步开拓学生的科研思路,张老师在讲到草甘膦用于大豆等转基因作物田地除草后,如何防止超级杂草产生?如何在采用轮作前快速降解草甘膦?如何另辟蹊径找到新的科研生长点?引导与培养学生形成从事科学研究的创新性思维。
三、教学思政融合,培根铸魂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高级生物化学》知识更新快,在实践中应用范围广,每年选课研究生多,是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张老师于2022年申请了学校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2022-yjs-22),充分挖掘生物化学课程思政元素,建设了课程思政库,并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实现专业知识技能与综合素质能力的协同培养。以蛋白质结构与功能授课为例,以我国科学家吴宪提出蛋白质变性理论、阎隆飞发现植物肌动蛋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与创新精神;以杀虫晶体蛋白与转基因抗虫棉国产化过程,培养学生生态环保、爱国主义与大国“三农”的国家情怀;以蚕丝蛋白与丝绸之路,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以血红蛋白与献血、血液兴奋剂等,培养学生诚实守信、法治精神与社会责任感;以我国第一个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发现疟疾治疗的药物青蒿素,激发学生对传统中医献给世界礼物的自豪感,以及弘扬科学家精神的使命担当等。《高级生物化学》课程思政在培养以爱国主义为底色,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高素质农林人才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张老师《高级生物化学》课程采用的线上线下融合、课程思政融入和科研能力培养的“三个融合”的教学模式,极大提高了教学效果:线上慕课资源为学生课外自学提供了有利保障,拓展了课堂内容,方便了课程考核,提高了课堂效率;线下课堂讲解的众多专业应用与课程思政案例,提高了课程的实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张老师探索与实践的“三个融合”教学模式特色鲜明,值得借鉴。
本期信息传至:王铁良副校长、王海龙副校长、孙光国副校长,教务处、研究生院领导,学院负责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领导,全体督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