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秋风轻拂过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我们又迎来了令人期待的迎新季,这不仅是一个季节的更迭,更是无数新梦想启航的时刻。教师班主任给予我们专业性的指导,让我们能够跳出原有的格局,用积极的心态去学习新的思维方式,让我们有底气去迎接未来的挑战。下面让我们认识一下他们。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一班班主任吴晓丽

个人简介
吴晓丽,博士,讲师。2023年9月研究生毕业于南京大学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23年12月起就职于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主要从事土壤-地下水污染物迁移转化与模拟方向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以第一作者发表国内外学术论文4篇。
新生寄语
欢迎大家踏进大学校园,开启新的人生旅程。大学时光宝贵而短暂,希望同学们保持初心,遇见温暖,拼尽全力,不留遗憾,收获成长,绽放光芒!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二班班主任孙仕军

个人简介
孙仕军,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辽宁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沈阳市优秀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作物高效用水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研究。
研究领域
(1)作物高效用水
(2)水资源综合利用
科研项目与成果
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子课题、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水利部公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各类课题近20项。作为主要成员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沈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农村科技推广三等奖各1项、铁岭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辽宁农业科技贡献三等奖1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1项。
荣誉奖励
2006年获评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20年获评沈阳市优秀研究生导师。迄今指导本科生荣获沈阳农业大学优秀毕业设计(论文)14篇,2017年指导本科生获得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指导毕业的研究生有4篇论文获得沈阳农业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多人荣获辽宁优秀毕业生、沈阳市优秀研究生、校优秀研究生等荣誉称号。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一班班主任高真伟

个人简介
高真伟,汉族,教授。1993年7月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农田水利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0年6月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农业水土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6年6月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土壤学专业,获农学博士学位。
研究领域
(1)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管理
(2) 生态水利
教学获奖
辽宁省研究生教学成果二等奖,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教学成果一等奖, 沈阳农业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科研项目与成果:参加课题20余项,获奖10余项,发表科技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及教材7部。 曾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文明职工;荣获大伙房水库输水一期工程建设先进工作者;荣获辽宁省信用工作先进工作者。
新生寄语
青年的人生之路很长,不论学习还是工作,都要面向实际、深入实践,实践出真知。广大青年要努力成为有理想、有学问、有才干的实干家。望大家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为了坚持理想不懈怠,坚定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才能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二班班主任董克宝

个人简介
董克宝,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后为本科生主讲《结构力学(一)》、《材料力学(Ⅱ)》、《结构力学(二)》等课程,研究领域为水文学及水资源,主要从事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向的研究。主持或参加各类科研课题20余项,研究成果获大禹水利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1项、沈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编写著作4部、教材5部。
新生寄语
梦想在这里起飞,生活在这里灿烂,青春在这里飞扬,前途在这里铸就。希望大家做好人生规划,拥有勇敢追梦的勇气,不断提升自我,用勤奋和真诚让美好的大学生活更加绚丽多彩!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三班班主任李春生

个人简介
李春生,汉族,2012年3月加入九三学社。1999年6月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4年6月沈阳农业大学农业水土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10年6月武汉大学水工结构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1999年7月于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参加工作,2002年3月至7月武汉大学进修学习。2010年7月晋升为副教授,2011年批准为硕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领域
(1)水利水电工程
(2)智慧水利
(3)工程造价管理
获得奖项
辽宁省研究生教学成果奖三等奖,参加(2022年) 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参加(2022年) 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主持(2022年) 沈阳农业大学优秀教材,主编(2021年) 辽宁林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参加(2018年) 辽宁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参加(2015年) 辽宁水利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参加(2014年) 沈阳农业大学青年教师优秀课三等奖,主持(2009年)
科研项目与成果
主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预算定额规范等课题20余项。作为主研人员获辽宁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辽宁林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辽宁水利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获得2项软件著作权。
荣誉奖励
指导学生参加“2019年首届全国水利行业BIM应用大赛”、“智水杯全国水工程BIM应用大赛”、全国BIM设计创新大赛获得国家三等奖13项、优秀奖4项
土木工程专业一班班主任南波

个人简介
南波,副教授、土木工程专业主任、中国共产党。主要从事设施农业、空间钢结构、结构优化、3D打印等方面研究。2015年9月在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参加工作,2018年批准为硕士研究生导师。2020年获沈阳市高层次人才“高级人才”称号。2022年获评沈阳农业大学教学名师。
研究领域
(1)设施农业
(2)空间钢结构
(3)结构优化
(4)3D打印
科研项目与成果
参加工作以来先后主持课题3项(博士后基金1项、辽宁省教育厅基金1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指导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3项,指导本科生获得辽宁省结构设计大赛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指导研究生获得辽宁省数值模拟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并获优秀指导教师。
教学获奖
2018年全国水利类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中获一等奖
2019年全国农业工程类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中获二等奖
2019年全国信息化大赛高等教育课件组一等奖
2022年辽宁省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
荣誉奖励
沈阳农业大学“教学能手”。
第二届“辽宁省研究生结构数值模拟竞赛”优秀指导教师。
土木工程专业二班班主任赵荣飞

个人简介
赵荣飞,中共党员,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水利学院副院长。2014年入选辽宁省农业领域青年科技创新人才,2018年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2019年入选沈阳市拔尖人才。现为省级实验教学中心“水利综合实验教学中心”负责人、辽宁省科技厅计划项目评审专家、沈阳市建筑企业资质评审专家、沈阳市海绵城市建设专家、《人民珠江》青年编委。
主要从事土木工程材料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和参加省级以上科研课题30余项,主编教材2部(1部被评为沈阳农业大学优秀教材)、副主编教材2部。曾获全国水利学科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2010)、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一等奖(2019)、沈阳农业大学十佳青年教师优秀课一等奖(2009)、校级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主持(2012、2020),被评为沈阳农业大学教学名师(2023)、沈阳农业大学十佳青年教职工(2018)、沈阳农业大学优秀教师(2010、2012)。
土木工程专业三班班主任金丹

个人简介
金丹,讲师。主要从事土工基本理论与试验技术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09年10月起在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工作,为本科生主讲《土力学》、《基础工程》、《岩石力学》等课程,为留学生主讲《Soil Mechanics》课程,曾获得沈阳农业大学“教学标兵”,沈阳市技术能手等称号。
新生寄语
大学是新的起点,你们的世界无限广阔,未来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际遇,请相信那是最好的安排;无论你们什么样的选择,那一定是最好的选择。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班级班主任周丽丽

个人简介
周丽丽,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省委组织部送教下基层授课教师、清原县党校客座教授。
入选辽宁省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辽宁省农业领域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沈阳市拔尖人才、沈阳农业大学十佳青年教学科研岗位能手等。《东北林业大学学报》编委、ANSO-世界黑土联合会中国黑土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寒区水土保持与污染物迁移研究,主持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6项。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0余篇。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辽宁水利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出版专著3部,出版教材3部,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国家软件著作权1项。
曾获校级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二等奖、全国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培训二级考核证书、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高等学校骨干教师培训证书;多次参加专业培训。
新生寄语
山有顶峰,湖有彼岸。沈农用心培育每一位学生,水保的未来需要新生力量的加入,水保事业的发展有我,更有你们。山高路远,但见风光无限;跋山涉水,不改一往无前。
测绘工程班级班主任林茂森

个人简介
林茂森,讲师。2016年6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获博士学位,同年9月至今就业于沈阳农业大学,任测绘工程专业教师,主讲遥感方向相关课程。研究方向是以遥感、测绘等地理信息技术为手段,对农业、生态等领域展开高效、精准和周期性的机理探索。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辽宁省科技厅基金及重点实验室基金2项,授权发明专利1部,出版学术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获省级学会及厅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
新生寄语
认真读书,勤于思考,强身健体,持之以恒。
山高路远,止不住行者征程;春秋几变,篆刻鲲鹏轨迹。全新的校园生活中,每一次挑战都是成长的机遇,每一次探索都是梦想的延伸,愿你们在大学的时光里不仅能汲取知识的养分,更能锤炼坚韧的意志。凯歌而行,不以山海为远;乘势而上,不以日月为限。
文字 | 杨超
一审一校 | 吴萱庭
二审二校 | 刘璐老师
三审三校 | 徐坤鹏老师